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弘扬高尚师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筑牢师德底线,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我校各二级院部开学初组织开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简称《十项准则》)和师德警示教育典型案例专题学习。
【化学工程学院】3月2日,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工教研室和石化与安全教研室分别组织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座谈研讨,旨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准则内容,增强责任意识,规范职业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师德师风建设。3月4日,化学工程学院党组织组织全体专兼职教师集体学习,通过学习和讨论,全体教师对《十项准则》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确了新时代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增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意识。

教师们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加注重师德师风,关心学生成长,尊重学生个性,探索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会更加重视学术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师生互动更加频繁,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
【汽车工程学院】3月13日,汽车工程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十项准则》专题学习活动,并结合实际工作挖掘优秀典型事迹。学院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线下专题学习会1场、座谈会1次,覆盖教师、实验员、行政管理人员共计30人,确保全体教职工100%参与。先后以党支部为单位,围绕“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等核心内容开展讨论,交流学习心得。结合教育部公开曝光的师德失范案例,开展“以案为鉴”警示教育,强化教师底线意识。将《十项准则》相关资料整理上传群里,组织教师会后自学。

通过系统学习,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十项准则》是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的“标尺”和“红线”,进一步明确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将《十项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育教学中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

学院涌现出吴航等师德规范、爱岗敬业、敢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典型。吴航,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带头人,副教授,连续3年参与“山阳县职教中心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活动。他带领团队扎根山区,针对职教中心汽车专业师资薄弱、实训条件不足等问题,创新推出“课程共建+技能传帮带”帮扶模式,牵头开发3门标准化课程,累计培训当地教师20余人次,助力打造“带不走”的师资队伍。三年来,他用专业与情怀架起教育帮扶的桥梁,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扎根大地、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于2025年3月19日下午在党员之家开展了《十项准则》专题学习活动。活动由党总支书记强卫印主持,分院院长张向阳领学,学习覆盖分院全体专兼职教师,成效显著。活动由四个议程组成。第一个议程,强卫印领学了《十项准则》;第二个议程,张向阳带领大家学习了3起师德警示教育典型案例;第三个议程,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了“如何践行《十项准则》”主题讨论;第四个议程,全体专兼职教师深入研读准则条文,深刻领会准则内涵,对照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总结。

通过学习活动,教师们对《十项准则》的内涵和要求有了深刻认识。与会教师表示,准则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供了清晰指引,明确了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基础课部】2025年3月,基础课部全面开展了《十项准则》专题学习活动,旨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3月13日,基础课党总支于北区5-607语音室召开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会议,会议由党总支书记权华主持。在此次会议中,全体教职工共同深入学习了《十项准则》的详细内容,并对教育部公开曝光的师德违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度剖析。通过案例分析,全体教职工深刻认识到严守师德底线、规范职业行为的重要性与紧迫性。3月14日,数学教师党支部以“如何践行《十项准则》”为主题,组织了一场热烈的研讨活动。研讨过程中,赵兹同志带领大家重温准则要点,着重强调了其对教师日常教学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杨爱云同志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历,分享了对师德的深刻感悟,真实生动的案例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权华同志在总结发言中明确指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严守师德规范,更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湛的专业业务能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3月25日下午,外语教师党支部在5-604教室开展了《十项准则》学习活动,由全嘉乐同志担任领学人。全嘉乐同志带领支部教师党员对准则的各项要求进行了深入学习,并引导大家紧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展开思考与讨论。通过交流,教师们对准则的理解更加透彻,也为今后在教学中更好地践行准则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次系列学习活动,基础课部的教师们对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践行《十项准则》有了更为清晰地认识,进一步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的初心与使命。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准则的要求切实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以更优质的教学服务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未来,基础课部将持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军事体育部】军事体育部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十项准则》,部门领导传达了学校关于学习《十项准则》的文件精神,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要求全体教师提高认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切实增强遵守准则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军事体育部组织教师开展了集中学习活动,领学《十项准则》内容,逐字逐句解读,深入分析每条准则的内涵和要求,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剖析,让教师深刻理解准则的精神实质。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加深对准则的理解和认识。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围绕“如何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践行《十项准则》”“如何做到坚持言行雅正,维护教师良好形象”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学习感悟和经验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对照《十项准则》,全面查找自身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们认真撰写自查报告,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通过本次学习活动,军事体育部全体专兼职教师对《十项准则》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师德师风意识,明确了职业行为规范。在今后的工作中,军事体育部将以《十项准则》为指导,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智能制造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通过集体学习、座谈讨论、个人自学等形式,深入开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专题学习。领导班子带头解读准则内容,结合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各党支部围绕“如何践行准则”展开讨论,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分享育人经验;全体教师通过自学对照反思,明确改进方向。

此次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教师队伍进一步强化了“四个意识”,明确了职业行为的红线与底线。教师们表示要将准则要求融入日常教学,争做“四有”好老师。学院将持续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优化教学环境,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人工智能学院】2025年3月,人工智能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专题学习活动,通过集中研讨、案例剖析、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引导教师深刻领会准则内涵,切实提升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
结合高职教育特点,重点研讨了“言行雅正”“言行雅正”“关爱学生”等准则的实践路径,教师们普遍认为,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更要注重自身言行示范作用,建立健康师生关系。针对实习实训、技能竞赛等环节,特别强调要防范学术不端和职业伦理风险。围绕“潜心教书育人”准则,教师们深入探讨了“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明确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对接产业需求,在教学中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注重工匠精神传承。

本次学习活动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十项准则》为行动指南,争做“四有”好老师,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于2025年3月1日至14日,通过个人自学、座谈研讨、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专题学习。学院为每位教师发放《十项准则》学习资料,并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深入研读条文和典型案例,剖析问题根源,引导教师汲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
在各教研室和党支部围绕“如何践行《十项准则》”主题展开讨论的基础上,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师进行集体学习,系统领会《十项准则》精神,认真研读师德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学院领导强调了《十项准则》对于规范教师言行、维护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全体教师将准则要求真正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学习案例,广大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强化自我约束、遵守职业规范和坚守底线思维的重要意义。

此次专题学习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作用,更加明确了“红线”和“底线”的具体要求。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十项准则》为指导,持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自觉规范言行举止,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学院也将进一步把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营造风清气正、崇德向善的良好育人氛围。
【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于3月1日至13日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十项准则》专题学习活动。3月1日至7日,教师通过网络自行完成《十项准则》原文精读;3月8日至12日,电子装备教研室、数字通信教研室分别围绕“课程思政与师德融合”“学术诚信建设”等主题开展专题研讨;3月13日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十项准则》和师德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分院领导逐条解读准则内容,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准则精神,切实将准则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教育教学工作中。学习过程中,通过剖析教育部曝光的师德违规典型案例,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师德失范的严重危害,进一步增强了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通过本次专题学习,学院教师队伍进一步筑牢了师德防线,明确育人方向。未来,学院将持续以《十项准则》为指引,将师德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25年3月14日下午,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在博远楼东702召开《十项准则》专题学习活动。活动由党总支书记王勃主持,分院院长郭立文领学,学习覆盖分院全体专兼职教师。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师集体学习了《十项准则》和师德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在集体学习中,学院领导强调了学习《十项准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准则精神,切实将准则要求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同时,通过对师德警示教育典型案例的学习,教师们进一步增强了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明确了哪些行为是不可为的。

通过本次学习,教师们纷纷表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我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经济管理学院】3月2日上午,经济管理学院在博逸楼403室召开了学习《十项准则》师德师风教育专题培训会,会议由学院院长严长远主持,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王珊珊带领全体教师逐条学习《十项准则》,结合学院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等实际工作,强调教师需将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课堂教学、学术研究、师生交往中严守师德底线,以高尚情操和扎实学识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通过剖析教育部近年公开曝光的师德失范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与底线思维。严长远深刻阐述了师德师风在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指出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任。

此次培训为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于2025年3月17日下午在党员之家开展了《十项准则》专题学习活动。活动由党总支书记常继红主持,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学院党总支书记常继红围绕“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等十项准则展开深入解读。分院院长管阳结合艺术教育领域典型案例,强调高校教师应严守职业底线、涵养高尚师德,将准则要求融入艺术创作与设计教学实践中。与会教师通过分组讨论、心得分享等形式,深刻认识到《十项准则》既是行为规范,更是育人使命的指引。

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立足学科特色,以德艺双馨为目标,在教育教学中践行准则精神,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艺术人才贡献更大力量。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深化师德专题教育,通过制度建设、监督考核等方式推动《十项准则》落地见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专兼职教师集体学习了《十项准则》以及相关师德警示案例。教研室主任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十项准则》的具体内容,围绕学习内容和师德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展开了热烈讨论。同时,教师们还就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关心爱护学生、如何坚守廉洁自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通过学习,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十项准则》是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十项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践行到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此次学习活动不仅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文/图 化学工程学院马喜峰、汽车工程学院甘代伟、建筑工程学院赵若焱、基础课部杨季行、军事体育部李娟、智能制造学院刘智豪、人工智能学院崔屹嵘、机械工程学院李林、电子信息学院杨超、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高扬、经济管理学院张睿、艺术与设计学院王志刚、马克思主义学院皮睿编辑/党委教师工作部苗亮)